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交流合作  > 活动
突破瓶颈:中国电影事业亟需国家战略层面顶层设计

突破瓶颈:中国电影事业亟需国家战略层面顶层设计

——我院应邀出席北京电影学院专题研讨会

2017 118日下午,应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电影智库理事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侯光明教授之邀,中国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章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中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牟善荣一行,出席在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举行的“中国电影工业化现状与路径思考”专题研讨会。

 

 

   针对当前中国电影发展及电影工业化存在的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电影智库理事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侯光明教授,中影集团董事长喇培康先生,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俞剑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教授,分别做了精彩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电影智库理事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侯光明教授(左一)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俞剑红教授(左二)

 

   侯光明书记指出: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进入瓶颈期,电影工业化是突破口,也是缩小我国与电影强国之间差距的必由之路。而目前我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立尚停留在1.0时代,业已到达须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构建电影工业标准体系、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工业化之路的关键阶段。同时,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强,是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国家鼓励中国电影走出去,应在税收等相关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扶持。

 

左起:中国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章琦、中影集团董事长喇培康、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

 

           喇培康先生在发言中提到: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必须要依托文化产品进行文化输出,电影产业眼球效应、文化渗透的作用应引起国家充分关注,为国所用,将电影的社会效应提到首位;同时,电影作为全产业链产业,其经济效应不仅体现在电影本身,更体现在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上,因此有必要得到国家大力扶持。当前,电影产业发展的效益和精细化程度还差得远,这不仅需要业内人士端正自身的“工匠心态”,更需要国家——确立规范、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细则;助力电影行业维权;开辟良好的创作生产环境、政策环境和税收环境等,以保证电影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国家应通过灵活运用税收、税率杠杆等方式,有效解决演员片酬过高等实际问题。

         

       饶曙光教授分析:当前在中国电影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电影差异化、多样化需求与电影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匹配状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技术、人才、专业准备不足,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遇到阻力。我国要逐步实现电影工业化布局,建立自己的电影行业标准体系、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世界电影版图新秩序,须以系统化思维,超越电影本身来进行分析,而这方面亟需制度设计和顶层设计。

 

俞剑红教授提出:目前我国电影行业工业装备不弱,但非自行生产;应用方面强,但技术不够,制片科技化水平不高。须从市场出发而非创意出发,建立电影工业化体系和产业机制。

 

   对于上述发言,中国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章琦教授指出,要高屋建瓴抓核心,首先找到阻碍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关键要害;而后将立足点放高,从战略层面解决根本问题。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博士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必须引进、吸收、再创新,找出差异化,从国家战略角度看长远发展。在电影核心内容方面,要寻求人类共同价值,才更易进入全球市场。电影发展是文化实力的体现,最终仍需打造经典传世作品。

 

      中国发展研究院高度赞同各位专家所提出的“目前中国电影产业亟需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这一明晰论断,欣然接受托付,愿与北京电影学院协力,为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构建、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行业组织体制保障的完善、国际认知度和话语权的提升,进而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大业,贡献其作为全球核心智库的社会责任担当、智慧和力量。

 

左起:刘军、俞剑红、饶曙光、侯光明、章琦、王彤、喇培康、牟善荣、陆友星、魏东、于航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高精尖创新中心总体研究部主任刘军研究员,“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贾磊磊研究员,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陆友星,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研究员魏东,中国发展研究院秘书长特别助理于航陪同出席研讨会。



 
 
联系我们 | 精英团队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3 www.china.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9779号-1
主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协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二度空间维护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