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陆亚萍:一个农家女的中国梦
日期:2013-08-08    文章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4459    [关闭]

       这是一个“灰姑娘”梦想成真的故事。
       改革开放之初,一名农家女挑着自己加工的服装沿街叫卖,屡屡受到县百货公司经理的驱赶。当时,她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会将你们的大楼买下来!
  如今,这名农家女赢得了“中国花布大王”美称,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企业集团,拥有多个百货大楼,有员工5000多人。
  因为千方百计帮助员工圆梦,她被称为“圆梦师”;因为吸收1000多名女大学生就业,她被称为“创业导师”;因为热心公益事业,她无私捐款、捐物达五六千万元。
  她叫陆亚萍,是江苏亚萍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理事长。她的成功故事,是对“中国梦”在商业领域的极好诠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怀揣创业梦想,并努力把梦想变为现实,中国的农民都有可能成为陆亚萍。

 


习近平与陆亚萍亲切握手交谈

胡锦涛与陆亚萍亲切握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闭幕时又系统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吹响了凝聚中国力量的奋进号角;中国梦,呼唤着每个中国人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热情;中国梦,也汇聚着陆亚萍这位普通农家女的美好梦想,点燃了她的信念之火。
    几十年的含辛茹苦、艰苦发奋,陆亚萍努力把梦想变成现实:她从贫穷的农家女“涅槃”成女老板;从女老板跃升为“中国花布大王”;她收购倒闭的国企商场,安置5000名下岗职工与大学生,并使他们安居乐业;她收藏、拯救中华国宝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可以坐拥近百亿资产;她可以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共商国事……
    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来看一看陆亚萍的“圆梦”历程与大爱之心吧。


“总有一天我会将你们的大楼买下来”
    陆亚萍自幼就是个孝顺女,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高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尽管小小年纪,但挑泥、填沟,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磨炼出倔强好胜的自信性格,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后来她想学裁缝,好挣点微薄收入来贴补家用,可当时拜个师傅要交100元,这对她而言是个天文数字根本拿不出,但她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花七角钱买来一本裁剪书,向大姐借了一台缝纫机,用旧报纸当布料照葫芦画瓢,甚至把自己的衣服拆开来作比较,用心琢磨其中的门道,终于练就了裁剪手艺,为改善窘迫家境助一臂之力。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复苏了干涸已久的苏中大地,也为一心想通过艰苦奋斗改变自己命运的陆亚萍带来机遇和希望。1979年她进了乡里的毛纺厂,每月只有16元工资,她只好继续靠着裁缝手艺,利用业余时间加工服装给家里多挣点钱。一次她偶然发现商店里卖的男田径裤,定价3元多一条还特别好销,不由心头一亮,何不自己也来加工出售呢?她向同厂的小姐妹借了50元钱,买了布料连夜自裁自制,第二天拿到集镇上摆地摊叫卖。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她就在上班之余,开始进点零布自卖起来。为了赶做服装、打开销路,她常常累得伏在缝纫机上睡起来,睁开眼后又骑着驮满服装的自行车出去推销,就这样从几元、几十元、积累到数万元,在饱尝酸甜苦辣的同时,陆亚萍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走上了艰辛坎坷而又充满希望的创业之路。有两次她在百货公司门口摆摊受到驱赶,陆亚萍心里暗下决心:现在你们可以驱赶我,总有一天我会将你们的大楼买下来!
  1982年,陆亚萍辞去原先所在厂里的工作,聘请三十几位缝纫熟练工,在家里办起了童装厂。在那些日子里,她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床,推着满载布料的自行车,来回25公里风雨无阻地奔波,渴了到路边喝口水,饿了也舍不得买个饼吃。那年冬天特别冷,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雪,天黑了她还没从集市上回来,丈夫心疼而又焦急地带着厂里的人沿路寻找。历经一个多小时,才在离家很远的一条小路上,终于发现了驮满服装的自行车和坐在地上的陆亚萍。原来由于天黑路滑风雪交加,陆亚萍重重摔了一跤,伤了脚动弹不得,只见她湿了的头发已结成冰,人也因衣服湿漉而直打寒颤,但脸上还是常见的淡淡一笑,此情此景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3年后陆亚萍承包了县城一家商场,成为海门第一个在集体大商场经营的个体布商。1990年她又在丈夫的支持下来到南通,承包了市区“新世界轻纺城”和“稻香村服装部”,除了经营坯布、面料,还扩展经营羊毛衫、时装等商品。几年的摸爬滚打,使陆亚萍完成了创业的原始积累,她从一个农家女“涅槃”成了一个女老板。
    陆亚萍没有因“小打小闹”的成功而满足。1995年,她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民营经济风生水起的浙江。她以多年外出进货走南闯北形成的特有眼光与过人胆略,看中了最有发展潜力的浙江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她带着辛苦攒下的200万元家底和15名员工,从租门面买仓库开始,以自己的名字创立公司,注册生产经营“亚萍”牌精品麻印花服装布料,进行“二次创业”,开始她传奇人生中的又一次“蜕变”。

“中国花布大王”不是梦
    因为陆亚萍是第一个进入这座亚洲最大纺织品市场的江苏人,很多朋友都认为此举风险太大,她却抱定一个信念:一个人不冒风险就可能停滞不前,只有敢冒风险才能激发进取精神。
    有一次,陆亚萍在广州见到一位女士穿着一条漂亮的花裙从身边走过,经询问是她丈夫从意大利买回,征得她同意,到商店买了10米高档布料和2条真丝连衣裙换下那条已穿了4年的旧裙子。回去后陆亚萍将这条裙子的小花型放大再配上10种颜色,设计开发出来的新品种,三个月就挣了1500万元。从那时起她一直亲自动手进行花型设计,开始几天一个,后来一天一个,再后来一天几个,迄今已累计开出12000多个花型。不断翻新的花型品种,使起初很小的店铺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客户的关注。
    陆亚萍乘势而上自建印染厂,为此又跑遍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厂家,虚心求教、反复比较,熟悉成本、技术、生产、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1997年,她又花了1000多万元,在轻纺城买下价格昂贵的黄金地段作为门市部,增加近千平方米的仓库,扩大了生产规模与能力,创下花布从设计、试产、批量上市仅两天的“亚萍速度”。随着“亚萍”牌精品花麻系列知名度迅速提高,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除畅销往国内市场外,还出口美国、法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固定客户2万多家,产品呈现供不应求之势,每年销售额突破数亿元大关,亚萍布业成为柯桥中国轻纺城头号布商。当年,吴仪副总理去绍兴柯桥轻纺城视察的时候,她握着陆亚萍的手说:“你已经成为中国的花布大王了”。海外媒体纷纷报道说:陆亚萍现象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东方神话。
  1998年,亚萍集团购置了南通工贸一楼门面,设立亚萍布业南通分公司,安置下岗待业人员260名,开创了民营经济进入南通市南大街的先例。
  2000年,她投资收购已经倒闭5年的原海门东洲食府,设立海门亚萍布业有限公司,安置下岗待业人员600多名。2008年,为配合海门解放中路的整体改造工程,陆亚萍顶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毅然决定海门亚萍布业重建改造。2009年4月海门亚萍国际购物广场重装开张,新增就业岗位160个,首次将国际一流品牌日本味千拉面、必胜客、屈臣氏引入县级市,成为凸显现代时尚生活服务特征的大型购物中心。
  2004年,亚萍在南京拍卖公司竞拍到位于南通市黄金地段南大街已经倒闭10年的华联商城一楼6000平米房产,2007年4月30日,南通亚萍国际购物广场隆重开业,公司安置下岗待业人员1250人,还给老华联110名老职工安排工作,发放工资,缴纳五险一金。南通亚萍国际引入日本味千拉面、屈臣氏、名牌珠宝等国际餐饮、百货、珠宝时尚业态、荟萃世界一流品牌、凸显时尚服务特征、传播现代消费文化的全新内涵,成为南通乃至苏中、苏北地区最新、最大、最优的商业企业,其规模之大、品牌之多、档次之高堪称首屈一指。2011年南通亚萍国际实现了一至九楼40000平米所有产权完整收购目标。
  2005年,在全国最大的家纺生产基地江苏省海门市投资兴建亚萍家纺公司,从日本、台湾引进200多台高端缝制设备和国际顶尖的生产流水线8条,以生产“亚萍牌”精品家纺系列产品为主,年生产能力达数亿元。“亚萍漂亮家纺”在全国一举打响,获得中国著名品牌、中国妇女最喜爱品牌、中国纺织品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江苏省名牌等殊荣,亚萍家纺以独特的“成本加微利”的双赢营销模式,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拓展了500多家代理商,并远销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萍漂亮家纺成为国内外众多客商争相热销的产品,陆亚萍又被消费者和业界誉为“被子大王”。

闲不住的“机器人”
    陆亚萍每天废寝忘食埋头工作16小时以上,所以员工都尊称她为闲不住的“机器人”。她先生施建新总裁在上海财经频道《财富人生》栏目中说:“亚萍30年多来没有休息过一天,整天忙忙碌碌真是太辛苦了。”虽身价近百亿从不奢侈,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品质。她吃的是大锅饭,穿的是用自产的面料自己裁制的服装,皮鞋穿了5年也舍不得扔,用了5年的旧手机遗失了仍在被检获者扔进的垃圾箱中找回,出差从来没有按时吃饭的习惯,饿了拿起随身携带的面包和矿泉水充饥。陆亚萍坚持自学拥有了本科学历,她睡前必会阅读各类书籍,现有已阅藏书15000多册,她还在海门日报《亚萍新闻》栏目中书写《环节论》、《机遇论》等论文58篇。自今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每天发表内心感言、成长故事,今日新闻,几个月时间就拥有粉丝近60万人,她坚持互动疏导,要把自己的理念、爱心、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亚萍集团网站广受网友关注,自2011年5月10日至今亚萍集团网站的访问量已达220万人次。陆亚萍倡导的《商情日记》、《情商日记》已成为她与员工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陆亚萍随时关注每一位员工的家庭状况,得知员工有什么特殊情况都会亲力亲为排忧解难,竭尽全力给予帮助。每逢员工生病住院、陆亚萍总会在第一时间前往看望抚慰。有员工父母逝世,她总会抽出时间亲自前往吊唁,让员工及家人倍感贴心和温暖。陆亚萍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我的,我必须知恩图报,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江苏亚萍集团现有管理团队成员160名。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陆亚萍亲手培养成才的精英,每个人都是从基层站柜台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企业管理岗位。有员工在商情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亚萍国际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每天都在满怀信心地播种着属于自己的希望!”
  陆亚萍积极参与“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扶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通过应邀到上海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通大学、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16所高校作报告、讲述创业人生最精彩美丽主题曲,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学生分享,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提供多种岗位给女大学生实习、组织企业文化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并采取公开招聘、智力引进等方式,广泛招聘各类优秀女大学毕业生。亚萍集团先后吸收安置了1085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进集团工作,其中358名大学生已经走上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现在,江苏亚萍集团已成为“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陆亚萍也受聘为“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导师”。
  亚萍集团每月举办员工庆生会,董事长陆亚萍会亲自给当月生日的员工递上生日贺卡和生日蛋糕,让每位员工和家属都感受到亚萍大家庭的温暖,大大提升了员工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00年,亚萍国际艺术团正式成立,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快板书、小组唱、时装模特秀、小品、舞蹈等文艺节目,陆亚萍十分注重挖掘和培养员工的艺术才能,以此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宣传和弘扬企业文化,拓展企业文化的内涵。
  几年来,在海门开发区文化广场、海门大剧院、如东亚萍国际门前舞台、如东影剧院、如东边防部队、南通亚萍国际门前舞台等地举办演出专场和参演节目100多场次。亚萍艺术团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许多节目多次在比赛中获奖。

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陆亚萍虽坐拥近百亿资产,却毫无半点骄奢之气,继续保持着创业之初的“农家女”本色,以更加虔诚的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她数十次向贫困地区、洪涝灾区、希望工程和当地社会福利事业捐款、捐物累计高达五、六千万元。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的“慈善之星”。
  2006年7月,陆亚萍了解到海门市大同新村的女大学生赵玲玲患肾病急需捐助救治的消息,马上前去看望,并主动承担了赵玲玲住院治疗的全部费用,陆亚萍从精神上鼓励赵玲玲战胜病魔,她安排海门亚萍布业有关人员给赵玲玲送上被衣等日常用品,每天做赵玲玲喜欢的饭菜送到门上。赵玲玲住进南通瑞慈医院后,地已先后二十多次上门或电话探望、了解情况,还多次约见医院的领导、医生,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救活这位女大学生。赵玲玲病好以后,陆亚萍又安排她到公司来上班。玲玲有几次要轻生,提到亚萍妈妈,她就转了念头。孩子不幸过世后,陆亚萍还给她买了许多随身衣服、布娃娃等。
  进入新世纪,陆亚萍在南通建立了第一个民间艺术馆。她深情地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力、创造力、传承力、艺术力、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力量之本,这些都成为我一生的牵挂。 所以我要竭尽全力拯救和保护由祖先创造并且正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那些历经千百年传承到今天的传统市井文化和乡土艺术千古流传,生生不息。”
  陆亚萍对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中国古现代艺术珍藏品和工艺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决定将自己艰苦创业所得的部分资金用于藏宝善举。20多年来,她不辞辛劳寻珍觅宝,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草原边陲、高原胜地。她入拍卖行、进名师门、求购意切、慷慨解囊,用女强人特有的大智、大爱、大德来筹办亚萍艺术馆。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普通的农家女陆亚萍从怀揣创业梦想,到创业梦的实现,逐渐做大企业,她伴随着中国经济一同成长,为国家富强注入自己的一份心力。她曾荣获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并于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五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共商国事。
  陆亚萍是中国农民的骄傲,也是中国妇女的典范。
  她的圆梦过程启示我们: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五彩缤纷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从一个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离不开梦想和追求。中国梦,把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融合一体,激发起团结向上的正能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陆亚萍那样,从国家前进的步伐中发掘自己的足迹,畅想着自己的梦想;感悟着自己的梦想;并努力把梦想变成现实,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章 琦  撰稿)


陆亚萍与员工们在一起


——本文刊登于2013年8月8日《中国发展报》第4版

 
联系我们 | 精英团队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3 www.china.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9779号-1
主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协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二度空间维护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