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成员
杂志社组织机构
编委会成员
社委会成员
每期目录
智库经典案例
每期要闻
国策建言
国际视野
智库回响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智库杂志  > 每期要闻
为中医药发展创新“望闻问切”

为中医药发展创新“望闻问切”

        日前,由中国发展研究院主办,由北京博爱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普瑞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医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

        参加研讨的有在京的有关部门领导、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家、著名中医药专家等。在谈到中医药发展现状时,与会专家认为,当下中医药发展受到种种“围剿”,应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专家们呼吁,希望AA中央把拯救中医药事业当做国脉存续的重要战略来抓,要拿出与反腐一样的决心和铁腕!

        研讨会上解剖了“天惊牌纯中药消毒液”这一典型案例。从这一产品诞生、发展及遇到的瓶颈告诉我们,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尚在路上,任重道远。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际中医中药》《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报》《健康报》《医院杂志》《中华智库》中国网、凤凰网、腾讯网等媒体也参加了会议。本刊刊载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在会上的发言要点。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著名战略家章琦:

保护中医药,救救中医药

 

        中发院为什么要开这样的一次研讨会?是源于这样几个情况,一是“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发展迎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机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中医药十分关注和重视。习近平主席提出现在是发展中医药天时、地利、人和最好的时机。二是目前问题非常大、非常多。中发院对中医药调查研究已经十年之久了,在这十年中,我们看到种种风起云涌,在很多中医药前辈身上,看到、听到了很多遏制中医药发展的情况。

        有两个案例,是我亲身遇到的。第一个,黑龙江有个药业的董事长叫盛哲民,研制个药叫乙肝康细胞活化因子,他为这款药整整搞了30年,最后终于批了一个院内制剂,治好了很多肝癌患者。后来郑筱萸上来了,把院内制剂取消,所以这款药死掉了。我用了他这种药十年,所以我的肝一点没有毛病。盛哲民曾找过卫生部领导,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前两年他得了抑郁症,从此深居山上,与外界隔绝。 第二个案例是吉林通化有一个振国集团,董事长王振国80年代开始搞抗癌的中医药,他的运气还算比较好,他当年成立长白山药物研究所的时候,江泽民予以鼓励,他借这个势头拿到了药物批准文号,救了不少人,后来他又在在北京、上海深圳办了分院。近几年他也有些扛不住了,因为是民办的,医保把他卡住了。

        希望各位都来为中医药现状把把脉,让我国的中医药有所作为。

 

 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

套用西医标准,就是要把中医药拒之门外

 

        1952年中国的中医是50万人,西医4万人。到了2015年,中国的中医37万人,中药15万种,西医从4万人发展到170万。

        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继承和创新,我们喊了66年,实际上继承非常不够,创新远远不足。

        中医药发展首先要继承,第二个要创新。如果按照传统的一碗汤永远找不到疗效,我们要用现代的技术方法把原料什么的提出来,做成现代的制剂。

解决中医的问题,就是《中医法》要尽快出台。我是当年起草《中医法》的五个人之一。30多年过去,我们五个人,从黑发人写到了白法人,五个人写死了三个,到现在《中医法》还没出台。

 

北京普瑞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树春:

发挥中药在消毒领域的作用

 

        我们公司的产品是一款用中草药为原料提取生产的消毒液,纯中草药制剂。我结合市场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就中医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1、尽快制定颁布中草药消毒剂标准;’

        2、制定中草药消毒剂规范,与化学消毒剂区分开来,给中草药消毒剂广阔发展空间;

        3、恢复中医药消毒剂的卫生批件程序,加强中医药消毒剂的生产和管控;

        4、大力提倡使用中医药消毒剂,传承中医药文化,减少环境污染;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牟善荣:

解剖麻雀,用事实说话

 

        我们去年组织召开了一次会议重点剖析了民营的振国医院;今年重点抓了普瑞华康企业。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他们这款产品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解剖这只麻雀,用事实说话,看看开发中医药产品的阻力有多大?

        这款消毒剂,尽管是纯植物的,又通过了国家权威机构的性能和安全检测,但由于无法办下来准字号药品许可,因此处处受阻。医院肯定进不去、医药超市不欢迎、政府采购通不过。逼着他只能走两条路:一条是直销,一条是微商。但却走出了很多山寨。

        中医药真正得到传承和创新,国家要真的给放开的政策,去掉壁垒,这样才能真正让中医药造福老百姓,才是真正保护我们中医药。

 

中国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代人看中医》编者冯清:

影响中医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很同意刚才陈珞珈先生讲的,中国现在中医确实走到了一个关头,中医的立法必须为自己服务。中医真正能看病的可能没有执照,最后就不能为社会服务。中医理论讲的阴阳、五行、精气神等等,我认为是真正研究到分子里面去了,就是西医所说的分子生物学,分子化学。中医气的理论确实很了不起的,因为气是站在分子里面看的,如果有研究分子物理学的人他们能看到中医药是有道理的。

        我是业外看中医,应该客观,经络上能治的所有病和西医一样。中、西医各有所长,各种急症,像开放性外伤、内脏病变手术、化学中毒抢救等是西医的优势,很多疑难杂症,西医不知所措的疾病,西医常常让患者去看中医。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郭齐祥:

中医药发展关键在哪里

 

        刚才几位专家也谈的非常好,把中医药发展这项工作,提升到复兴民族的高度认识,特别是应该进一步挖掘、整理、提高。我觉得中华民族向人类奉献的宝贵财富其中有中医。中医药发展关键在领导,关键在政策,关键在传承,关键在创新,关键在我们有没有信心。

 

国家商务部国际合作司原巡视员刘作章:

防止我们的好东西流进国外

 

        关于国家鼓励的政策,从商务部来说,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一个是鼓励外商投资,一个是搞中药材种植,过去说只有合资,现在外商独资也可以来。

        第二,作为鼓励类的,原药、自然药和中成药的深加工,鼓励这个。

        第三,关于中医原料药的质量和成分的分析以及萃取的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生产,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没什么限制的,来鼓励发展。

        关于中医药传承,对外我们是限制的,防止我们的好东西流进国外。  

        再有一个就是知识产权保护,开发新药很困难,申报要很长时间,但是知识产权保护能不能尽快做起来,不然的话日本、韩国那边都在抢注,所以保护这块要抓紧落实。

 

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刘秉昭:

用中医的方法看病是中医的基本功

 

        刚才大家讲的都很好,我作为一个老中医讲一下中医的传承。

        我第一次给腿得了痹证的成思危夫人看病,两个手号脉6分钟,我对她说,你心率不齐,心脏有问题,你左眼眉角至耳朵间有一点灰暗,你年轻时得过妇科病。她说你怎么知道的?我说这是家传,我一看就知道你有什么病。她说你给我开个方吧,结果三副药吃完后她站起来了。我在美国三个大学做过博导,我对学生说,中医看病,很少看化验单,如果化验单检查一切正常,但是非常疲劳,西医说你是健康的,但是你说我就是不舒服,他会让你看心里科,心里科一查没有病,又让去精神科,精神科说你不像精神病,可能上帝能知道是什么病。我们中国不会这样,西医会建议找个老中医看看,结果是把把脉,望望问问,然后开几副药三天精神了。     

        人类真正需要的是用中医的包容性和前瞻性,解决人类生存全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未来人类健康不是什么大问题,而养生是大问题,这是中医的强项。 

 

原中国环境报总编辑黄振中:

中医在媒体上的声音多一点,强一点

 

        中医这么困难,这么多问题,怎么办?中央领导同志常年讲重视中医,就是推不动,问题在哪儿?你们的声音,我们的声音,为什么不能影响到中央领导?为什么不能影响到卫计委?什么原因?要好好的号号脉,开开方。

        中医的问题,关键是政策和落实问题。中央领导讲的很好,但是具体落实不了。

        中医很奇特,医学、道学、哲学、文学都在里面了,实际上中医是博学。我们的媒体要多宣传中医,中医在媒体上的声音多一点,强一点,这样会影响到人类的思想和领导的思想。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钱文燕:

请法律专业人士出来说话

 

        我是皮肤科的。在我看来,中草药植物消毒剂这个产品非常好。它是一个纯天然植物的产品,不包含任何化学元素、化学成分。这个产品适用于衣、食、住、行也适合各年龄段的人。市场很宽阔,遗憾的是没有受到国家的保护,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承认。我们为什么不请法律专业人士出来说话?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健康协会顾问李君如:

树信心、立标准、建清单、入内阁

 

        我对中医药可以说是粉丝了,记得有一年胡锦涛打电话给我说商量一些事,当时我在感冒,流着鼻涕,传染给领导怎么办。我到崇文门同仁堂挂个名医,我对大夫说什么病都不要管,明天有个重要活动,就是活动的时候所有感冒症状都不要出现。结果服用了只有几十块钱的药,果然什么症状都没有了。我说中药也能快,我吃下去以后立竿见影。我对中医是很信任的,最近很多事情我都推荐人家看中医。

        中医的改革讲了好多年,政策是灵活的,法律是原则的,所以怎么样的把政策和法律两个武器都用好?   

        我的建议就是四点:树信心、立标准、建清单、入内阁(中央,卫计委领导里面必须有一两个中医药专家),真正把民族复兴和民族自信捆起来。一步一个脚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广安门中医院原皮肤科主任庄国康:

要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中医保护知识产权很困难。我们院里有一个泌尿科主任发明一个药,效果很好,结果一发表文章人家知道了,加了一味药,这个发明就成为别人的了。青蒿素也是这样,青蒿素发现以后,英国人买下来,把我们有些人请到英国去教授这门技术,英国人把中国每个省的青蒿收集起来,发现哪一个省含的清高素最高,然后收购用于提取。我们要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原所长王莒生:

不能用西方标准来衡量中医人才

 

        政策不能硬性规定中医药博士的论文没被美国SCL核心杂志录用就不给博士学位。中医是临床经验学科,越老积累越多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应该允许退休的名中医仍然可以带学生。中医是整体的医学,辨证论治也是整体观念。中医院科室不应划分过细。现代人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慢性病。每个人得了病,医生不可能马上具体指出是哪出了问题,有可能是身体多个部位整体出了问题,需要医生一并诊断。如果患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挂不同科室的号,不仅病情被耽误甚至也会加剧医患矛盾。这些都是影响中医发展的障碍。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审、研究员傅景华:

中医乃生命之道而不是人体之学

 

        如果把中医药仅仅说成是医疗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说成是从属于西方医学范畴的一个医疗体系,我认为是偏颇的。如果把中医的脏腑解释成器官,把五行解释成五种因素,把经络解释成气血通道,用西医方法解释和改造中医,用标准化、定量化、客观化这样的所谓科学思路,中医不被消灭才怪呢?复兴中华文化必须首先复兴中华医道,复兴中华医道必须以复兴中华文化为背景。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

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要与行政保护协调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更直接的是专业的保护,这几年申请专利大概有30000多件左右,但现在更多的申请不是按照市场规格定需求,而是扭曲了,评职称,做广告等等。具体表现为:第一,专利申请量高,授权率低;第二,国内申请多,国外申请少;第三,核心技术保护少。与其相反的,日、美、韩这些国家近几年通过自己的研发包括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在我们这儿拿走了中药发明专利1000多件,其中包括牛黄清心丸等,本来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自己没有发扬光大,到让外国人发扬光大了,发扬光大后的市场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很可悲。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艾丰:

要站在两个层面研究中医药问题

 

        从两个层面谈一点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第一个层面,从谢总那个消毒液微观的讲,应该分两块研究。哪些是外部环境的事,哪些是你自己的事,经营不到位的就先改,希望于国家政策改变的要有一个过程。

        第二个就是宏观层面的。我很同意君如校长的意见。现在上面通了,没有往下通,中间阻隔了,中央精神落实的,不是老百姓落实,是主管部门落实,就是国家主管部门怎么落实?说一千道一万没人落实等于空谈。我觉得在《中医药法》出台之前,能不能建议国务院制订一个《中医中药标准和管理条例》,这个条例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解决用中医的规律制订中医标准,用中医标准管理中医,就解决这个问题。不要用西医标准衡量中医,用西医标准管理中医药。中医为什么遇到困难,就是人家用西医的规律标准管你,你当然永远不合格。         

(摄影、文字整理 南歌子) 

 
联系我们 | 精英团队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3 www.china.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9779号-1
主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协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二度空间维护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