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发展报  > 中国发展报
中原崛起需要再出发(之一)

——中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新常态下中原崛起研讨会部分领导专家讲话摘要

 

建设文化强国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厉无畏

       一、 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并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党的18大进一步强调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建设文化强国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一项紧迫任务。
       文化强国的内涵主要包括拥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创新力、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文化对产业的辐射力、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国家和政党的文化自觉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对文化发展规律(主要是阶段性和多样化)的认识和把握;三是对发展文化的责任担当。
       文化自信是指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具体表现也有三方面:一是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从而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对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和开放的胸怀,认识到各种文化各有所长,面对外来文化既不自傲也不自卑,能辨证取舍,取其精髓为我所用。三是对自己文化发展前景的把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所以18大还强调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为稳增长调结构作出重要贡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文化创意产业一支独秀,成为走出危机的先导产业,使其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新举措。目前所说的文化创意产业,其功能和内涵都超越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范畴。文化创意产业倡导开发人类创造力、解放文化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国家软实力,强调创意和创新,强调把文化、技术、产品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效的刺激内需,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和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的优化,有效的推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创新。因此,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视为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融入文化创意可以推进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自然增大了服务业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应用技术的嫁接,比较深入地融入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具体而言,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以下两条路径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一是在所有产业中(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注入新的文化信息要素,从而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在实践中,不仅工业产品可通过文化创意设计提升其附加值(观念价值);农业,旅游等传统产业也都可以融入文化创意开辟新的市场和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创意农业和创意旅游的发展。二是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意投入,以帮助拓展市场、树立良好品牌等。如常州中华恐龙园为吸引游客,拍了动画片“奇奇颗颗历险记”,塑造了两个可爱的小恐龙,还建立起品牌,促进了旅游和衍生产业的发展。上海浦东机场镇为促进滴水湖(建浦东机场时挖掘的一个人工湖)的旅游也创作了“滴水精灵”的动漫故事。(又如遥控直升机的营销)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了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驱动城市的转型发展,成为又一种可行的发展思路。首先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旧区改造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城市文脉的中断,不仅能够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而且通过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洋、经典与流行的交叉融会,为城市增添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景观,不仅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使城市更具魅力,给人以城市的繁华感、文化底蕴的厚重感和时代的生机感。比如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拥有大量的老厂房、老仓库。这些建筑体现了上海工业在不同时期的独特风格、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也成为上海民族工业的见证,拥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要求,部分传统产业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转移到其他地区了。因此,上海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旧城区改造相结合,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创意开发。
       另一种“聚”形式则是指主题公园的文化演绎样式。虽然我国还有些主题公园仍然经营不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也不乏深圳华侨城、常州恐龙园、之类成功的特例。
       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强中华文化交流,增进合作共识
       目前两岸四地都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中华地区文化同根同源,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必然要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享共赢。迄今已经举办了七届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经济和文化作为重要研讨议题,历届论坛到现在已经获得了百余项共同结论和共识,为文化、交通、旅游、金融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双赢的机会,在第七届论坛上形成的“共同建议”中把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列为重要合作内容,提出继续推动两岸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扩大两岸出版物贸易、版权贸易及影视业合作,加强技术合作与项目合作,共同开拓海外华文市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拓展交流合作管道,加强业务往来和沟通协调,并探讨市场准入与通路议题,增强两岸文化产业实力。在合作共识的基础上,近年来台湾和大陆的成都、福建、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合作关系,不仅满足了台湾的投资需求,还将台湾的美食文化、声光数字、动漫世界、时尚品牌、游艺购物向大陆推广,从而推动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和平发展。又如香港资讯丰富,高新技术的研究能力较强,许多香港高科技企业将厂址迁移至营运成本较低的中国内地,并以内地著名高校的人力资源为强大后盾,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市场。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了21%,其中出口增长了22%,终于改变了文化贸易长期逆差的状况。
       在世界范围内,为缓解金融危机影响,实现经济复苏,区域合作、抱团取暖也日益频繁,呈现出新的活力。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也成为引领经济复苏的先导产业。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地推动和改善中国为其它国家提供相关贸易服务的水平,并积极和文化创意产业大国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除了企业层面的合作之外,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形式还有巡回演出、联合举办博览会,举办论坛等。其中,很关键的一项是中国一些城市正在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联盟,陆续有深圳、上海、北京已经加入为设计之都,成都也加入为美食之都。杭州正在申请加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加入世界创意城市网络,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个美丽的称号,大大提高了该城市的国际声誉,它意味着文化创意和科技进步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要素,并有利于吸引创意人才,汇集创意资源,从而加快实现经济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
       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加强文化创意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汇合”,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全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综观当前世界各国成功的企业,都是在科技、文化、艺术、商业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的创新典范,2012年,国家科技部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出台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发展已经作为国家战略付诸实施。毋庸置疑,加快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启动科技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力的双轮驱动,必将为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首先,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文化元素和科技含量有机融合真能发挥巨大能量并形成新兴产业。一般而言,文化创意为产业提供“效用”,即决定做什么,而科技创新则为产业提供“效率”,即如何来做,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使得产业的软硬件兼容,竞争力大大提升。近年来,由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掀起的高科技浪潮改造和提升了传统文化产业,新技术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科技与文化融合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不难发现,有效实现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的企业也是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企业。
       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新的商业模式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尊重和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要把文化和科技融合落实在提升产业能级和产品附加值上面,着眼于品牌的培育与扶持,着眼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锻造,着眼于区域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要强化商业模式概念。市场创新是科技与文化实现深度融合的内在驱动力,没有消费需求,也就没有商业盈利,融合就失去了根基。科技与文化融合要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必须落实到创新、创业、创意、创造,引领全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1, 从提高区域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要形成完善的价值实现系统,即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四大产业群。
       2, 就具体产业而言则要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比如小说“哈利波特”拍电影、做动漫游戏,生产各种衍生品,甚至可建主题公园。
       3, 要树立一项创意多重使用的理念,实现创意价值最大化。还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益递增”的特点。

 

为中原崛起提供智力支持
李君如

     

       首先,祝贺中发院河南分院在这么一个充满改革发展的氛围下成立了,我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战士,对中发院河南分院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刚才分院的同志希望我写几个字,我想了一下,就把今天演讲的题目留在这里,那是“为中原崛起提供智力支持”。这是我对中发院河南分院的期待,也是中发院河南分院应该致力奋斗的目标。在此,我想讲三点:
       第一点是,中原崛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站。习近平同志提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念,这个理念把十八大提出的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发展战略,同我们这个民族孜孜以求的历史追求结合起来。6年前中央作出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国务院专门下文件的,不但包括河南全境,还包括山东的西部,河北的南部以及其它一些省份的交界地方。在这个文件里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明确指导思想,具体的要求和一些方针政策。印象特别深切的是在这么一个专门谈经济的文件里面,把文化也写进去了,就是要振兴和宏扬中原文化。前不久,写了一篇打油诗,题目是:《不是悟》“天天有常常有道,人事无序序爱铭”历史知识不古这是历史,使传承人再生新,一个传承传下来并不是原封不动的保持原样,要不断创新的,才能传下来。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不是靠原来的经典,而是靠不断的创新。所以中央在制定中原经济区时,把中原的文化,黄河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提出来。我想我们的中原人尤其是河南人要慎重考虑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原经济区要发展与文明的复兴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这是在讲历史,现实上中原也好,河南也好在中原的经济发展中,在文明的复兴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至少体现几个要点:
       一是体量大河南的人口多,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具有粮仓之职,再加上河南既有经济转型的代表性的特色。体量大,区域性重要,代表性强,所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它将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战,近平同志的关键战就是2020年,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他要拿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是他肩膀上的担子,也是我们每个人肩膀上的担子。由于中华民族复兴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所以我们说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是影响到全民小康的实现现代化的实现的重要一战也不为过。我想我们在这里设立河南分院,在此研讨新常态下的中原崛起以及中原崛起在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中所占的地位,要有重要的认识。毛主席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看看二十年还有多少时间呢。6年时间不到,你们说近平同志急不急呀,中原崛起是2020年全民小康实现的关键一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战,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第二我要讲的是中原崛起需要持续创新的动力。我前面也讲到文化的演变过程,文化是在创新中不断传承下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创新。指引社会文化的发展更需要创新。中华民族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民族融合的过程。我们今天中原崛起尤其需要创新,创新再创新叫做持续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全民小康,没有创新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复兴。今年两会期间,近平同志在两会的轨迹,全国政协会议,主要是参加台湾委员的会议,目的是向海峡对岸发声。在全国人大期间第一次上海,第二次去江西第三次去吉林,看其轨迹第一是讲创新,第二是讲扶贫,第三是讲老工业区如何振兴。上海已经根据近平同志的指示通过了一个创新的文件,其文件是一个很给力的文件。最近两天,近平同志又去浙江调研,并召开了一个华东六省一市的领导座谈会,如何用创新来推动发展,所以我们中原地区也要用创新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用创新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我们讲创新我想现在有三个大的背景或者说是三个大的机遇是要抓住的,第一个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二个是“一带一路”的战略,第三个是商务规划。这三个背景是我们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机遇,也是我们河南分院成立的机遇。这里面最重要的我想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因为一带一路也好,商务规划也好都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实施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及全面从严治党。十八大后中央的三个步骤形成了四个全面的布局,第一个步骤,思想进行统一认识,近平同志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党的领导干部思想,与此同时用中国梦来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第二个步骤秉持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所以十八大后,部署打老虎拍苍蝇。全面小康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及其全面从严治党都不能偏离乃至于冲击全面小康,不能偏离于2020年我们的发展目标。同样发展才是硬道理。过去发展才是硬道理有许多不符合规矩的,现在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合理合规的,这对企业家也好对工人也好必须从头学好,需要创新,需要在创新中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讲创新,而要去研究我们为什么去创新,如何创新,一是我们要处理好创新与务实的关系。务实是好的,但有时务实缺乏远见。第二是创新与传统。我们国家是有历史传统的,我们中原崛起更需要创新,历史上有好多创新都被传统化了。三是创新与科学,科学本身就是创新,科学是研究规律的,但是规律一旦形成定律,定律往往约束创新。四是创新与规矩,科学最后就变成了规矩,而中国人讲规矩,这很好,但另一面我们注意到规矩有时会约束创新。如果能把务实与创新,科学与创新及创新与规矩这些问题处理好,那么我们的创新就是一种文化而不再是一种口号,中原崛起就有希望了!
       第三中原崛起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创新需要有智慧的人士的引领,创新需要有智库的支撑,创新需要敢于接纳智者意见的目光和胸怀。前面两个是讲智库的建设,后面一种是讲领导人能够吸纳智库的意见,如三国文化中的曹操他就是一个吸纳智库的人,所以中原崛起需要有诸葛亮,也需要像曹孟德这样能够吸纳智库人材的人。那么今天我们做这些事情就有意义了,成立中国发展研究院河南分院,这个分院是打造河南的中国智库。如果分院能够凝聚一大批智库人物,懂得河南省发展经济情况的人,吸纳可以出谋划策的真正有本事的人,就可以使我们的中原崛起目标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有一个光明的前景。这也算我们中原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原崛起做出了应该做的贡献。我今天对于河南分院寄予希望,我们河南分院能够做出我们的智库的贡献。

 
联系我们 | 精英团队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3 www.china.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9779号-1
主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协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二度空间维护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