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王彤院长出席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提振信心——民营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密码”平行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2023年12月1日至3日,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举行。3日,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彤博士出席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提振信心——民营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密码”平行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研讨会由广东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知名财经媒体人邓璐主持,王彤院长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福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金波,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黄锦峰,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黄健龙等嘉宾围绕主题,共同剖析民营企业面临的真正难题,问寻民营企业信心提振之道。
针对“结合当下国际环境及国家政策,如何有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这一议题——
王彤院长首先从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两方面作了分析和阐述,认为中长期来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进入竞争与合作交织,多方博弈日趋激烈的阶段,“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多极化趋势明显但为时尚早。短期来看,各方合作意愿有所加强,世界经济有可能迎来一个短暂的回暖期。但是,要高度警惕各类“黑天鹅”突发事件的发生,例如大规模的气候危机、恐怖主义等。而在国家政策层面,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民营经济将获得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一,中央发出长期、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信号。第二,中央高度关注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加大了政策扶助力度。第三,国家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从体制机制方面给予坚强的组织保障。
王彤院长对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建议,指出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相关政策的落实落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点,建议在细化落实有关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面,从省到市、县各级应当鼓励“层层加码”,鼓励加大帮扶力度、增加帮扶内容、加快帮扶速度。
第二点,市、县作为政策落地实施的执行层面,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产施策,制订针对性强、执行性好的具体落实措施,直接对接到具体企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设定路线图、工作计划表;加强监督考核,“让数据说话”。
第三点,加强对民营经济的要素支持。针对民营企业在科研、资金、人才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有的放矢的加强要素供给。譬如,设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发展银行;政府购买科研服务,解决产业集群共性难题等等。
王彤院长对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提出建议,认为关键还是通过制度设计等方法,让民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预期。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1. 增加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的透明度,要让政务公开成为自觉,让运作透明成为常态,在探索中完善、在互动中精进,进一步塑造确定性环境,消除疑虑、提升预期、凝心聚力。
2. 当前影响预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故而民营企业家们普遍采取保守的避险战略。建议政府重点关注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业,设立专门纾困解危的救济机制,帮助民营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3. 要加快高标准统一大市场、优良营商环境和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以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稳定民营经济的长期发展信心。还要注重“良法善治”,尽可能地消除法规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执行人员的随意解读。
针对“在当下对民营企业发展在政策层面利好频出的情况下,仍然影响民营经济信心提振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一议题——
王彤院长认为,最关键最根本的,还是对中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和混乱,缺乏一套系统、清晰、相对完善并且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民营经济理论体系,未能形成全社会各方一致认可的广泛共识。民营企业家对自身地位、作用和长期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焦虑,是影响其发展信心的基础和关键。
对民营经济最常见有两种错误认知:一是将西方私人资本家与我国民营企业家简单等同,过分强调资本逐利性恶的一面,忽视了两者生存的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二是将民营企业家与中国古代商人简单等同,无视农业社会小农经济和工业社会现代大分工协作体系的根本性差异,甚至在社会上有些错误言论中还似是而非地将封建皇权统治与现代国家治理混为一谈。
尤其是在当下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树立理论自信之际,对于发展民营经济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是要进行重大理论创新,对中国民营经济、中国民营企业进行全面、清晰,既立足于我国发展实际、并且又符合未来时代发展需要的全新定义。即在中国式现代化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框架下,重新构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理论和话语体系,全面明确中国民营经济的存在意义、结构性地位和发展作用机制,这才是能够真正保障中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长效“定心丸”。
一是必须明确,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中国民营经济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前途,这个期限至少是一百年,也很可能是永远。
二是必须明确,中国民营企业家是中国人民中的一部分优秀群体。资本可以没有国界,但民营企业家有祖国。数千万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不是少数派更不是反动派,是十四亿中国人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富有创新精神和突出能力的一部分优秀群体,他们创建的中国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与祖国的繁荣昌盛命运相连、同舟共济。
王彤院长强调,澄清了这些根本认知,梳理好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基础理论,才能真正纠偏各种思想谬误,改变舆论氛围;才能真正落实好党中央“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科学判断,从根本上解除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中顾虑,鼓舞发展信心、坚定发展预期。这不仅需要中国发展研究院这样的国家智库去努力推动思想突破和开展理论创新,需要政府落实在各项政策制度和实际行动中,也需要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在具体工作中做出更好成绩、更大贡献。
针对“现阶段如何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如何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这一议题——
王彤院长指出,制度和法律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基础平台,只有加快形成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才能让市场各方对规则和秩序充满信任,对市场具有长期稳定预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王彤院长重点强调了两方面问题:
一是必须要以良法善治提振民营经济的长期信心。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具有“56789”的地位。必须要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党中央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最新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首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文件,着力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我们要切实从法律和制度上落实到位,在市场竞争、生产要素使用、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破除制约公平竞争的制度障碍。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要加大对民间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开放更多的重大项目领域,加强要素保障支持,更好发挥民间投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掌握好制度法律执行时的方法与尺度。
有了良好的制度与法律,还需要良好的执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调研发现:1.管理部门在政策的解读和执行中,大量存在着不确定性或者随意性;2.有时在政策调整后,执行时又向前追溯;3.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无奈地接受实际损失。这些“人治”而非“法治”的乱象必须坚决予以根除,并从法律法规和制度角度加以堵漏、防范。
王彤院长呼吁,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需要中国式民营经济,也必将培养起一批世界级的中国民营企业家。要让制度和法律真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尤其是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也同样做好保驾护航,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同成长,共辉煌。
中国发展研究院秘书长陆友星、驻浙江办主任陈杰、办公室行政助理吴梦陪同参加活动。
 
联系我们 | 精英团队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3 www.china.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9779号-1
主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协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院 二度空间维护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